(中文(廣東話)) 2018年,我發現了一些學生的奇怪現象…… 好懊惱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廣東話). For the sake of viewer convenience, the content is shown below in the alternative language. You may click the link to switch the active language.

     今天,我到了健身房如常操練,發覺自己在某些健身姿勢進步了。雖不是什麼重大突破,但也帶來一絲絲的喜悅。當刻,我在想,那種喜悅是習得了自己探索新知識的成就感。旁邊其他"大隻佬"可能對於在用肌肉發力的原理已一早領悟到,絕不稀奇。但對於我來說,感覺就像「打機過關」的釋懷。

     健身一向不是我強項,甚至是我的弱項,但我還是希望自己會繼續積少成多地進步。此刻,我突然有一個奇想,就是我年紀少少的空手道學生會否又有相同的經歷呢?他們上堂聽見我解說時,會否感到我的一字一句能為他們茅塞頓開,然後發自內心地練習追求進步呢?回想起我自己大約6、7歲時,在媽媽帶香港隊出戰「日本女子東京空手道世界賽」前集訓,不幸地我「出水豆」了。整個旅程都只能待在酒店。但當時我對套拳甚感興趣,在重複看錄影帶下,我自學了公相君小。很神奇吧!三天就學到了一套頗複雜的套拳,並且能耍出來表演。(可是我現在都忘記了orz)

     就是因為這份好奇心,驅使我一直在空手道的道路走下去。我媽從來都不用逼我玩其他興趣班,因為她一逼我想去做那件事,我就會轉身耍脾氣。而我從少到大的興趣班就只有空手道。到2018年的現在,空手道開始小有成就,且令我有自信都是因為這種長期不受外界干擾的好奇心。

     擔任了4年全職師傅,並已成為超過100位小空手道家的導師,突然在2018年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現象。有一位8歲的小朋友學習了3年空手道已經厭倦上堂。我努力的問自己在教學上有什麼地方出錯,雖不是完美,但在我門下的學生大部份都很喜歡上我的堂。經過我調查下,我終於想通了。在這裡我不是想指責該位家長做法欠妥,我明白愛兒深切,看見兒子從以前滿滿信心落場都揮灑自如,每天嚷著他何時到星期六上一整天空手道堂;到今天竟然說寧願留在家都不想上課。換著是我也會摸不著頭腦,心急如焚。想通了的是,那位家長看到兒子初嘗成功後,便由「開心就好」地培養兒子的興趣,變成「有目的性地」引導兒子再接再厲地成功。可是,逼出來的成績不會是最好的,幸好那位家長都是明白事理的人,慢慢修正兒子的不安感。

 常說:「喜歡的事,便會做得最好。」而做得最好的的事,都是由心而發的興趣。興趣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不斷轉化的過程。所以爸媽關心孩子的「興趣」要投資多少金錢資源、耗費多少時間才會有所成、能否持續、甚或成功,都不是健康的想法。(而且我跟你說,現在的孩子很聰明,也不能受挫折。如遇到一些事被他們一經認為非成功不可,而自己又沒把握時,他們寧可不做不錯。)如家長認為孩子不抗拒該項活動,且堅持了數年時間,那你應該知道這個活動在他心中有一定份量。家長只需做的,是默默地支持,並且讓他們發揮自己所長。

我教過許多學生,有天才型、有勤奮型、有慢熱型。但是成績最好的,並不一定是天資最聰穎的(而事實也不是),而是那些玩得很開心、每星期都急不及待上堂、跟我說上一堂不夠喉,要跟我再上堂的那幾位。而我發現他們都有一致的共通點:他們的家長都不會摧逼他們要什麼成績。雖然我知道他們心裡都是望子成龍,但是那幾位家長都是對他們的孩子極具耐性,讓他們長期無間斷地訓練且令他們由衷感到快樂。

我想,如果我們看到孩子當下有自己的興趣,我們都必需重視及尊重。因為這是「他的興趣」,而不是「我的期待」。如當年我媽將空手道的成就,附諸於我身上成為導向性的「興趣培養」,大概今天的我不會喜歡空手道。亦因此不曾成為你們孩子的師傅,在茫茫人海中,沒這個緣份與你們在彼此生命中走在一起。

「玩咩都好,開心最重要!」 Anson師傅